|
| 中文学名 |
秃房茶 |
| 拉丁学名 |
Camellia gymnogyna HT Chang. |
| 科中文名 |
茶科 |
| 科拉丁名 |
The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山茶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灌木,嫩枝无毛,芽体有毛;叶革质,椭圆形,先端长急尖,末端钝,基部阔楔形,边缘有疏锯齿,侧脉8--9,隐约可见;叶柄无毛;花2朵腋生,梗长1厘米,粗壮,向下弯,无毛;苞片2枚,位于花梗中部,早落;萼片5枚,阔卵形,无毛,宿存;花瓣7,倒卵圆形,白色,基部连合;雄蕊多数,3--4轮,花丝离生,无毛;子房无毛,花柱先端3裂;蒴果3爿裂,果爿厚3--7毫米;花期12月至次年1月。 |
| 生境 |
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筠连县一带,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