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缙云黄芩 |
拉丁学名 |
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C. Y. Wu et S. Chow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黄芩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;根茎匍匐,在节上生纤维状根。茎直立,高30-60厘米,四棱形,在棱上微具翅,沿棱上被向上的短柔毛余部近无毛,常呈暗紫色,不分枝或少分枝。叶自茎基部向上增大,茎下部者细小,圆形至卵圆形,长常不及1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浅心形,茎中部以上者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最上部者最大,长4-8厘米,宽1.5-3.5厘米,先端尾尖至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边缘波状具胼胝体的小牙齿,坚纸质,上面绿色,下面较淡或微带紫色,两面沿中脉及侧脉上被极细的短柔毛余部无毛,侧脉3对;叶柄近无或极短,长0-4毫米,被短柔毛。花对生,组成顶生一侧长8-10厘米的总状花序;总梗长2-3厘米;花梗长3毫米,下部1/3有一线形长不及1毫米的小苞片;苞片狭披针形,长1-1.5毫米,无柄,无毛,早落。花萼长2.5毫米,外密被短柔毛。花冠白色,但檐部淡红至紫红,长1.7-1.9厘米,外疏被具节微柔毛;冠筒前方基部曲膝状,中部宽2.5毫米,向上渐宽,至喉部宽达5毫米,内面于曲膝处疏被小疏柔毛;冠檐2唇形,上唇盔状,先端微凹,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,基部宽4毫米,先端微凹,两侧裂片卵圆形,宽2毫米。雄蕊4,二强;花丝扁平,中部以下具纤毛。花盘肥厚,前方膨大;子房柄长0.5毫米。花柱细长。子房光滑,4裂。花期4-5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670-820米的林荫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