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星果草 |
拉丁学名 |
Asteropyrum peltatum (Franch.) Drumm. ex Hutch. |
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星果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小草本。根状茎短,生多条细根。叶2-6枚,均基生,叶片圆形或近五角形,宽2-3厘米,不分裂或五浅裂,边缘具波状浅锯齿,上面疏被紧贴的短硬毛,下面无毛;叶柄长2.5-6厘米,密被倒向的长柔毛。花葶1-3条,高6-10厘米,疏被倒向的长柔毛;苞片卵形至宽卵形,长约3毫米,对生或轮生;花直径1.2-1.5厘米;萼片倒卵形,长6-7毫米,宽4-5毫米,顶端圆形,具明显的3-5脉;花瓣金黄色,长约为萼片之半,瓣片倒卵形或近圆形,下部具短爪;雄蕊11-18,比花瓣稍长,花药宽椭圆形,长约1毫米。蓇葖卵形,长达8毫米,顶端有一尖喙;种子多数,宽椭圆形,长约1.5毫米,棕黄色,具很不明显的条纹,边缘近龙骨状。5-6月开花,6-7月结果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000-4000米的高山山地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西北、四川和湖北西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原生境花期植株形态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峨眉山 |
 |
花的正面观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峨眉山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