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南洋杉 |
拉丁学名 |
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 |
科中文名 |
南洋杉科 |
科拉丁名 |
Arauca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南洋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乔木,在原产地高达60-70米,胸径达1米以上,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,粗糙,横裂;大枝平展或斜伸,侧生小枝密生,下垂,近羽状排列。叶二型;幼树和侧枝的叶排列疏松,开展,钻状、针状、镰状或三角状,长7-17毫米,基部宽约2.5毫米,微弯,微具四棱或上(腹)面的棱脊不明显,上面有多数气孔线,下面气孔线不整齐或近于无气孔线,上部渐窄,先端具渐尖或微急尖的尖头;大树及花果枝上之叶排列紧密而叠盖,斜上伸展,微向上弯,卵形,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,无明显的脊背或下面有纵脊,长6-10毫米,宽约4毫米,基部宽,上部渐窄或微圆,先端尖或钝,上面灰绿色,有白粉,有多数气孔线,下面绿色,仅中下部有不整齐的疏生气孔线。雄球花单生枝顶,圆柱形。球果卵形或椭圆形,长6-10厘米,径4.5-7.5厘米;苞鳞楔状倒卵形,两侧具薄翅;舌状种鳞的先端薄,不肥厚;种子椭圆形,两端具结合而生的膜质翅。 |
生境 |
栽培 |
地理分布 |
原产大洋洲东南沿海地区。我国广州、海南岛、厦门、四川等地有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栽培作庭园树。木材可供建筑、器具、家具等用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