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普通针毛蕨 |
拉丁学名 |
Macrothelypteris toressiana (Gaud.) Ching |
科中文名 |
金星蕨科 |
科拉丁名 |
Thelypte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针毛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50-100厘米。根太茎短而直立,顶部密生有毛的条状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,草质,下面有灰白色多细胞长毛,上面仅沿小羽轴和主脉略有针状毛;叶柄长30-50厘米,禾秆色,基部有柔毛;叶片三角状卵形,宽24-35(-50)厘米,三回羽状;基部一对羽片较大,矩圆披针形,仅基部一对小羽片略缩短,末回小羽片以狭翅相连,钝头或钝尖头,全缘或常锐裂。侧脉单一(在锐裂的小羽片上为二叉)。孢子囊群小,生于侧脉近顶端;囊群盖微小,圆肾形,往往不易见。 |
生境 |
生山谷湿处,从海岸起到海拔10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;亚洲热带其他地区和大洋洲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