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紫斑牡丹 |
拉丁学名 |
Paeonia papaveracea Andr. |
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芍药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0.8-2米。叶为二回羽状复叶,长约30厘米;小叶长2.5-4厘米,宽2-3厘米,不分裂,狭卵形或椭圆形,或3裂,裂片狭卵形,全缘,上面无毛或几无毛,下面沿脉疏生黄色柔毛;叶柄长5-8.5厘米。花顶生,直径约15厘米;苞片约4,宽披针形,长4.5-9厘米;萼片约4,近圆形,长约3厘米;花瓣约10,白色,近基部有1红紫色斑点,宽倒卵形,长6.5-8.5厘米,宽4-6.5厘米;雄蕊多数,花丝狭条形;花盘杯状,革质,包住心皮,后不规则裂开;心皮5-7,子房密被黄色短毛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地灌丛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在四川北部、甘肃和陕西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