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芸香叶唐松草 |
拉丁学名 |
Thalictrum rutaefolium Hook. f. et Thoms. |
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唐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奥甲决拉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无毛。茎高11-50厘米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具长柄,为三至四回三出或近羽状复叶;小叶狭倒卵形、菱形或椭圆形,长3-8毫米,宽2-7毫米,3裂或不分裂,边缘全缘,脉不隆起;叶柄长达6厘米。花序狭长似总状花序;萼片4,卵形,长约1.5毫米,早落;雄蕊4-18(-30),长2-3毫米,花药具短尖,花丝近丝形;心皮3-5,花柱短,腹面密生柱头组织。瘦果长4-6毫米,稍扁,基部变狭成短柄并反曲,纵肋8条。 |
生境 |
生海拔2280-4200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在西藏、四川西部、青海和甘肃西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西藏民间供药用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