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巨齿唐松草 |
拉丁学名 |
Thalictrum grandidentatum W. T. Wang et S. H. Wang |
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唐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全株无毛。茎高约80厘米,上部分枝。茎中部叶有短柄,为三回三出复叶;叶片长约24厘米;小叶纸质,菱形、菱状卵形或卵形,长5.5-13厘米,宽3-6厘米,顶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楔形,不分裂或不明显三浅裂,边缘有2-5个不等大的粗齿,牙齿正三角形或宽卵形。花序近两叉状分枝,圆锥状,有多数花;苞片小,披针形;花梗长6-10毫米;萼片倒卵形,早落;雄蕊长3-4毫米,花药狭长圆形;花柱与子房近等长。瘦果狭卵形,长约3毫米,有8条纵肋。7月开花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峨眉山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