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地果 |
| 拉丁学名 |
Ficus tikoua Bur. |
| 科中文名 |
桑科 |
| 科拉丁名 |
Moraceae. |
| 属中文名 |
榕属 |
| 俗名别名 |
地枇杷、地瓜藤、地石榴、地胆紫、霜坡虎、地棠果、地板藤 |
| 形态特征 |
落叶匍匐木质藤本,全株有白色乳汁。茎棕褐色,节略膨大,伏地生褐色细长不定根。单叶互生,具柄,柄基部有2枚膜质棕色托叶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1.6~6厘米,宽1~4厘米,先端钝尖,基部近圆形或稍不对称,边缘有波状齿,具三出脉,上面绿色,被短刺毛,粗糙,下面淡绿色,沿脉被短毛。夏季开花,花小,单性,藏于肥大花序托中;果球形或卵球形,熟时淡红色。 |
| 生境 |
生于低山区旷野草丛或山坡路旁、岩缝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陕西南部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西部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 |
植株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