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白香草木樨 |
| 拉丁学名 |
Melilotus albus Desr. |
| 科中文名 |
豆科 |
| 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 |
| 属中文名 |
草木樨属 |
| 俗名别名 |
白甜车轴草、金花草、白草木樨 |
| 形态特征 |
二年生草本;茎直立,高1-4米;全草有香气。叶具3小叶;小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,长2-3.5厘米,宽0.5-1.2厘米,先端截形,微凹陷,边缘具细齿;托叶狭三角形,先端尖锐呈尾状,基部宽,长可达8毫米。总状花序腋生;萼钟状,有微柔毛,萼齿三角形,与萼筒等长;花冠白色,较萼长,旗瓣比翼瓣稍长。荚果卵球形,灰棕色,具凸起脉网,无毛,有种子1-2粒;种子褐黄色,肾形。 |
| 生境 |
适生于湿润和半干燥气候。 |
| 地理分布 |
原产亚洲西部,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;我国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河北及东北地区。 |
| 经济价值 |
为家畜重要饲料,也可作绿肥及护地作物。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