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红石胡荽 |
| 拉丁学名 |
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. |
| 科中文名 |
伞形科 |
| 科拉丁名 |
Umbelliferae. |
| 属中文名 |
石胡荽属 |
| 俗名别名 |
马蹄肺筋草、接骨草、接骨丹(四川)、闹鱼草(云南)、金钱薄荷(浙江)、大驳骨草(广东) 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。茎柔软匍匐地上,有斜上分枝,被疏毛,节上生根。单叶互生,排列稀疏,叶柄基部有叶鞘,被毛,叶片圆肾形,掌状5~9浅裂,裂片先端钝,基部心形,边缘有缺齿,具掌状叶脉,两面被紫色短硬毛。夏、秋开绿白色小花,无萼齿;常10~30朵花集成小球状伞形花序,直径约6毫米,单一或数个聚集,腋生或簇生于枝条顶端,总花梗长1.5~2.5厘米,常较叶柄短,密生柔毛。双悬果近圆形,常有紫红斑点。 |
| 生境 |
生于山野、沟边、路旁或较阴湿的矮草丛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省区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