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豆薯 |
拉丁学名 |
Pachyrhizus erosus (Linn.) Urb. |
科中文名 |
豆科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 |
属中文名 |
豆薯属 |
俗名别名 |
沙葛、地瓜、凉薯、番葛 |
形态特征 |
粗壮、缠绕、草质藤本,稍被毛,有时基部稍木质。根块状,纺锤形或扁球形,一般直径在20-30厘米左右,肉质。羽状复叶具三小叶;托叶线状披针形,长5-11毫米;小叶菱形或卵形,长4-18厘米,宽4-10厘米,中部以上不规则浅裂,裂片小,急尖,侧生小叶的两侧极不等,仅下面被微毛。总状花序长15-30厘米,每节有花3-5朵;小苞片刚毛状,早落;萼片9-11毫米,被紧贴的长硬毛;花冠浅紫色或淡红色。荚果带形,长7.5-13厘米,宽12-15毫米,扁平,被细长糙伏毛;种子每荚8-10颗,近方形,长和宽5-10毫米,扁平。花期8月,果期11月。 |
生境 |
田园栽培 |
地理分布 |
我国台湾、福建、四川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南和湖北等地均有栽培。原产热带美洲,现许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。 |
经济价值 |
快根可生食或熟食;种子含鱼藤酮可作杀虫剂,防治蚜虫有效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