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水虱草 |
| 拉丁学名 |
Fimbrislylis miliacea (L.) Vahl. |
| 科中文名 |
莎草科 |
| 科拉丁名 |
Cype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飘拂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芝麻关草、筅帚草、鹅草 |
| 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10-60cm。秆丛生,扁四棱形,有纵槽,基部有1-3无叶片的鞘。叶剑形,边缘有疏锯齿,先端渐尖成刚毛状,基部宽1.5-2mm;叶鞘侧扁,套褶。苞片2-4,刚毛状,基部宽,较花序短而多。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,有很多小穗。小穗单生,球形或近球形,长1.5-3mm,宽1.5-2mm;鳞片卵形,膜质,长约1cm,先端钝,有3脉;雄蕊2;花柱三棱形,基部稍膨大,无缘毛,柱头3,为花柱长的1/2;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,长约1mm,褐黄色,表面有横长圆形网纹和疏少的小疣状突起。 |
| 生境 |
水边、田中、路旁、草地 |
| 地理分布 |
凉山、广元、成都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