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刚竹 |
| 拉丁学名 |
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cb. ct. Zucc. |
| 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| 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| 属中文名 |
刚竹属 |
| 俗名别名 |
榉竹、胖竹、柄竹、台竹、光竹、斑竹 |
| 形态特征 |
秆高10-15米,径8-10厘米,淡绿色。枝下各节无芽,秆环平,但分枝各节则隆起。全秆各节箨环均突起,新竹无毛,微被白粉;老竹仅节下有白粉环。节间具猪皮状皮孔区,秆箨密布褐色斑点或斑块,先端截平,边缘具较粗须毛,无箨耳和 |
| 生境 |
生于低山坡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黄河流域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