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扭叶丛本藓 |
| 拉丁学名 |
Anoectangium stracheyanum Mitt. |
| 科中文名 |
丛藓科 |
| 科拉丁名 |
Pott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丛本藓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纤细,密集丛生,黄绿色。茎直立,长0.8-1厘米,基部密被假根,稀具分枝。叶密生,卵状披针形,叶基宽,上部渐尖,先端旋扭,干时卷缩;叶边全缘;中肋粗,长达叶尖;叶上部细胞圆六边形,薄壁厚,每个细胞具多数大而圆的疣,基部细胞长方形,薄壁薄,无疣,透明。雌雄异株。蒴柄细长,直立;孢蒴倒卵形,直立。蒴盖圆锥形,具斜长啄。蒴帽兜形。 |
| 生境 |
生于林下土坡或附生于被薄土之石壁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西部的甘孜、凉山等地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