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丛藓 |
| 拉丁学名 |
Pottia truncatula (Web.et.Mohr)Lindb. |
| 科中文名 |
丛藓科 |
| 科拉丁名 |
Pott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丛藓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细小,丛生。茎直立,高3-6毫米,单一,稀分枝。叶多簇生茎顶,长卵形,先端渐尖;叶边全缘,仅尖部具微齿;中肋粗壮,突出叶尖呈短刺;叶上部细胞长方形或六边形,薄壁,平滑,基部细胞长方形,无色透明。雌雄同株。蒴柄长3-8毫米。孢蒴直立,倒卵状圆球形;蒴口大,无蒴齿,蒴盖脱落后壶部成碗状。蒴盖盘状圆锥形;蒴轴与蒴盖相连。蒴帽兜形。 |
| 生境 |
多生于空旷的平地和土坡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陕西、四川和我国中部平原地区;欧洲,北美和日本也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