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刺楸 |
| 拉丁学名 |
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nb.) Koidz. |
| 科中文名 |
五加科 |
| 科拉丁名 |
Araliaceae. |
| 属中文名 |
刺楸属 |
| 俗名别名 |
鸟不宿、钉木树、丁桐皮 |
| 形态特征 |
落叶大乔木,高10-30米。叶在长枝上互生,短枝上簇生,直径9-25厘米或更大,掌状5-7裂,裂片宽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幼时有短柔毛。伞形花序聚生为顶生圆锥花序,长15-25厘米;花白色或淡黄绿色;萼边缘有5齿;花瓣5;雄蕊5,花丝较花瓣长一倍以上;子房下位,2室;花柱2,合生成柱状,先端分离。果球形,成熟时蓝黑色,直径约5毫米。 |
| 生境 |
生于山地疏林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 |
植株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