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西南文殊兰 |
| 拉丁学名 |
Crinum latifolium L. |
| 科中文名 |
石蒜科 |
| 科拉丁名 |
Amaryllid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文殊兰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植株粗壮。叶带形,先端钝尖,基部鞘状,边缘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具有平行脉。花茎直立,高60-70厘米;伞形花序顶生;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,披针形;花梗短。花白色,有红晕;子房绿色,纺锤形,3室。蒴果近球形,不规则开裂;种子大,圆形。花期8-9月;果期10-11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600-1200米的林缘或河沟边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的古蔺、高县、宜宾和合江等地。 |
| 经济价值 |
观赏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 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 |
栽培植株花期形态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提供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