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华山松 |
拉丁学名 |
Pinus armandii Franch. |
科中文名 |
松科 |
科拉丁名 |
Pinaceae |
属中文名 |
松属 |
俗名别名 |
五须松、青松、果松、吃松 |
药材名 |
松子仁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35米;幼树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色,平滑,老时则呈方块状开裂。枝条平展,形成圆锥形或柱状塔形树冠;针叶5针一束,稀6-7针一束,不下垂或微下垂,长8-15厘米,径1-1.5毫米,边缘具细锯齿,仅腹面两侧各具4—8条白色气孔线;叶鞘早落。球果圆锥状长卵形,长10一22厘米,有梗,下垂;种鳞宽大肥厚,中部种鳞近斜方状倒卵形;种子浅褐色至黑褐色,具黑色斑纹,倒卵圆形或椭圆形,无翅。花期4—5月,球果翌年9一10月成熟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分布广泛,我省除盆地内部和干冷的西部高山不产外,盆地四周的边缘山区及西南部雅砻江下游地区均产。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及西藏等省区也有布,缅甸亦产。 |
功能 |
润肺,滑肠,滋补强壮。 |
主治 |
用于肺燥咳嗽,慢性便秘,吐血,眩昏,身体虚弱。 |
药用部位 |
种仁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全株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