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多花野牡丹 |
拉丁学名 |
Melastoma polyanthum Blume |
科中文名 |
野牡丹科 |
科拉丁名 |
Melastomataceae |
属中文名 |
野牡丹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多花野牡丹 |
形态特征 |
直立灌木,高可达1米。茎圆柱形,上部与枝条均有近伏贴的鳞片状毛。单叶对生,具柄;叶片窄椭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。长7-14厘米,宽2.5-6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基出脉3-5条,上面有短而紧贴的糙伏毛,下面除脉上疏生鳞片状毛外,余均疏生不明显的短柔毛。夏季开粉红色花,直径约5厘米,2-7朵聚生于枝顶;萼管密生伏贴的鳞片状毛,裂片5;花瓣5;雄蕊10个,花药顶端单孔开裂,二型,5个较大,紫色,有延长而2裂的药隔,5个较小,黄色,基部有2个小瘤体;子房下位。果实稍肉质,不开裂,密生伏贴的鳞片状毛。 |
生境 |
生山坡路旁、水边开旷处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省区。 |
功能 |
清热利湿,化瘀止血。 |
主治 |
消化不良,痢疾,肠炎,肝炎,衄血;外用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 |
药用部位 |
根、叶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