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蒌蒿 |
拉丁学名 |
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. |
属中文名 |
艾属 |
俗名别名 |
狭叶艾、水蒿、刘寄奴(四川) |
药材名 |
红陈艾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达1米余。具匍匐茎。茎下部带紫色,近无毛,顶端略被白色细柔毛。上部有多少直立的花序枝。下部叶在花期枯萎;叶互生,茎中部叶密集,羽状深裂,长10-18厘米,宽约为长的一半,侧裂片2对或1对,条状披针形或条形,先端渐尖,有疏浅锯齿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被白色薄茸毛,基部渐窄成楔形短柄,无假托叶;上部叶3裂或不裂,或条形而全缘,头状花序小而直立或稍下倾,有短梗,多数密集成窄长的复总状花序,有条形苞叶;总苞近钟形,苞片4层,干膜质,稍被毛,外层苞片卵形,较短,中层广卵形,内层椭圆形;花全部管状,缘花雌性,1列,中央花两性,结实或不孕;雄蕊5,聚药;雌蕊花柱1,柱头2裂。瘦果微小,无冠毛。 |
生境 |
生于低山区向阳处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、山西、四川等省。 |
功能 |
破血行瘀,下气通络。 |
主治 |
产后瘀血停积小腹胀痛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,因伤而大小便下血。 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