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柳杉 |
拉丁学名 |
Cryptomerl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. |
科中文名 |
杉科 |
科拉丁名 |
Taxod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柳杉属 |
俗名别名 |
长叶柳杉、宝树、沙罗树、长叶孔雀松 |
药材名 |
柳杉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40米,胸径可达2米多;树皮松软,红棕色,呈长条状开裂;大枝近轮生,平展或斜展;小枝细长,常下垂。叶条状钻形,先端内曲,四边有气孔线,长1-1.5厘米,果枝的叶通常较短,有时长不及1厘米,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2.4厘米。雄球花单生叶腋,长椭圆形,长约7毫米,集生于小枝上部,成短穗状花序状;雌球花单生短枝顶端,淡绿色。球果圆球形或扁球形,径1-2厘米;种鳞约20枚,木质、宿存,盾形;每能育种鳞有2粒种子,长椭圆形,褐色,两侧有窄翅。花期3-4月,球果10-11月成熟。 |
生境 |
多生于低山坡及山脊和阔叶树混交。 |
地理分布 |
我省主产于盆地西缘山区的灌县、什邡、绵竹、汶川、茂县等地。我国南方亚热带各省多有栽培。 |
功能 |
解毒杀虫。 |
主治 |
癣疮 |
药用部位 |
根皮 |
繁殖方式 |
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果
图片由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拍摄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、果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