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秋枫 |
拉丁学名 |
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|
科中文名 |
大戟科 |
科拉丁名 |
Euphorbiaceae. |
属中文名 |
重阳木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秋枫 |
形态特征 |
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树皮灰褐色,小枝无毛。3小叶复叶互生;顶生小叶柄长2-5厘米,侧生小叶柄长0.5-2厘米;叶片近革质,卵形、矩圆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7-15厘米,宽4-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波状齿,幼叶沿脉被疏短柔毛。4-5月开小花,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内;花单性异株;雌花序较长,长达15-27厘米;无花瓣;萼片5,覆瓦状排列;雄花雄蕊5,退化子房盾状;雌花子房3或4室,每室2胚珠,花柱3,不分裂。浆果球形,直径约13毫米,褐色或淡红色。种子褐色,半圆形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沟谷温暖向阳处,也有栽培于公路旁或堤岸边的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及云南等省区。 |
功能 |
行气活血,消肿解毒。 |
主治 |
根、树皮:风湿骨痛。
叶:食道癌,胃癌,传染性肝炎,小儿疳积,肺炎,咽喉炎。外用治痈疽,疮疡。 |
药用部位 |
根、树皮及叶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花枝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