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黄花香茶菜 |
拉丁学名 |
lsodon sculponeatus (Vaniot) Kudo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香茶菜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黄花香茶菜 |
形态特征 |
直立草本;根粗厚,木质。茎丛生,四棱形,上部县槽,具分枝,被稀疏平展的白色糙硬毛及密的短柔毛。茎叶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,先端锐尖或渐尖,基部深或浅的心形,边缘具圆齿或牙齿,草质,上面榄绿色,被白色卷曲疏柔毛,基部毛较密,下面灰白色,网脉上被白色平展长柔毛,近基部尤密,全面被黄色小腺点;叶柄被毛与茎相同。聚伞花序9—11花,通常在主茎及分枝顶端组成圆锥花序,稀生于叶腋,具梗;苞叶与叶同形,向上渐变小,以至苞片状,近无柄。花萼钟形,外面疏被白色糙硬毛,萼齿5,近等大,三角状卵形,与萼筒近等长;花后果萼管状钟形,下部囊状
增大,稍弯曲,萼齿呈3/2式二唇形,长仅及果萼全长之1/3。花冠黄色,上唇内面具紫斑,外被短柔毛及腺点,内面无毛,冠筒几不超出花萼,基部上方浅囊状;冠檐二唇形,上唇微外反,下唇近圆形,内凹,舟形。小坚果卵状三棱形,栗色,具不明显的锈色小疣。花期8一10月;果期10--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空旷草地上或灌丛中,海拔500--28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宝兴、康定、泸定、汉源、九龙、稻城、木里、盐源等地。西藏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西部、陕西南部也有分布。 |
功能 |
利湿,解毒。 |
主治 |
痢疾;外用治烂脚丫。
|
药用部位 |
全草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