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黄花木 |
拉丁学名 |
Piptanthus concolor Harrow ex Craib |
科中文名 |
豆科(蝶形花科)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(Papilionaceae ) |
属中文名 |
黄花木属 |
俗名别名 |
圆荚树(陕西) |
药材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达2米;树皮暗绿色。幼枝被白柔毛,后渐脱落,节部被毛。小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4-10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无毛,下面初被平伏柔毛,后仅中脉被柔毛;叶柄长2-3.5厘米。花序有花3-7轮,每轮具花2-7,萼筒长约1.2厘米。果长7-12厘米,宽1-1.4厘米,密被柔毛,先端圆钝,花柱宿存。花期4-5月;果期7月。 |
生境 |
散生于海拔1500-3400米河谷、山麓下部疏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陕西秦岭南坡、甘肃东南部、西藏东部、云南等地。 |
功能 |
|
主治 |
种子煎服,可治风湿头痛,急性结膜炎,高血压,慢性便秘。 |
药用部位 |
种子。 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花期株株形态
摄影者:乔建勇 |
 |
花枝
摄影者:梁生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摄影者:向丽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