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云南黄花稔 |
拉丁学名 |
Sida yunnanensis S.Y.Hu |
科中文名 |
锦葵科 |
科拉丁名 |
Malvaceae |
属中文名 |
黄花稔属 |
俗名别名 |
|
药材名 |
|
形态特征 |
直立亚灌木,高1米,小枝被星状柔毛。叶长圆形、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1-4厘米,宽0.5—3厘米,两端钝或圆,边缘具钝锯齿,上面疏被星状细柔毛或近于无毛,下面密被星状毡毛;叶柄长3-7毫米,被星状柔毛;托叶线形,长5毫米。花近于簇生、腋生或生于短枝端,花梗长3-4毫米,果时延长达1.5厘米,被星状柔毛,顶端有节;花萼长4毫米,被星状柔毛,萼裂5,三角形;花冠黄色,直径1厘米,花瓣倒卵楔形,长8毫米;雄蕊柱疏被长硬毛。分果爿6—7,长3—4毫米,密被星状柔毛。花、果期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760—1400米的路旁、地边或山坡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四川的泸定、木里;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也有分布。 |
功能 |
拔毒,消炎。 |
主治 |
用于疮疖。 |
药用部位 |
|
繁殖方式 |
|
栽培要点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