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红蓼 |
拉丁学名 |
Polygonum orientale L. |
科中文名 |
蓼科 |
科拉丁名 |
Polygonaceae. |
属中文名 |
蓼属 |
俗名别名 |
荭草、东方蓼、大蓼子、天蓼、狗尾巴花、狼尾巴花 |
药材名 |
水红花子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可达3米。茎直立,有节,分枝甚多,中空,全体密被粗长毛。单叶互生,具长柄;叶片宽卵形或卵形,长10~20厘米,宽6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近楔形,全缘,两面均有粗长毛及腺点;托叶鞘筒状,围绕茎节,下部膜质棕色,上部草质,绿色;茎下部的叶较大,上端叶渐窄而呈卵状披针形。秋季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,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下垂,单一或数个花序集生成圆锥状,总梗有粗毛;苞片宽卵形;花被5深裂,裂片卵状椭圆形;雄蕊7,较花被为长。瘦果扁圆形,先端微尖,黑色,有光泽,果皮甚厚。 |
生境 |
生于沟边、河川两岸的草地或水湿地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几及全国各省区。 |
功能 |
活血、消积、止痛、利尿。 |
主治 |
胃痛、腹胀、脾肿大、肝硬化腹水、颈淋巴结结核。 |
药用部位 |
果实 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 |
栽培要点 |
喜水湿环境,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可利用沟渠边或零星地栽种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