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广东石斛 |
拉丁学名 |
Dendrobium wilsonii Rolfe |
科中文名 |
兰科 |
科拉丁名 |
Orchidaceae. |
属中文名 |
石斛属 |
俗名别名 |
吊兰(四川) |
药材名 |
石斛 |
形态特征 |
茎直立丛生,细圆柱形,高20厘米以上,上下等粗,基部膨大,呈蛇头状,干后金黄色带不洁的污黑色,叶先端偏斜为2圆裂,基部鞘状紧抱于茎,老鞘常撕裂,呈纤维状残留于茎上。花生于上部具叶或无叶的茎节上,通常2朵并生,少为3朵,花较大,黄绿色,总花梗不明显,花梗长3~4厘米,基部具筒状膜质鞘;唇瓣长圆形,长3厘米以上,基部上方收缢,裂片全缘,侧裂片短而呈圆耳状,中裂片长圆形。 |
生境 |
附生于密林树干或岩石上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西藏等省区。 |
功能 |
滋阴养胃、清热生津。 |
主治 |
热病伤阴、口干燥渴、病后虚热。 |
药用部位 |
茎 |
繁殖方式 |
分株繁殖 |
栽培要点 |
喜温暖湿润而较阴凉环境,不耐寒,常栽植在黄杨、香樟等常绿树上或长有苔藓植物的多岩地方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